跟骨是足部最大的附骨,在人体负重及行走中起重要的作用,而跟骨骨折临床上多见,约占全身骨折的2%,其中大部分骨折涉及距下关节面,预后较差,即使精心治疗也是有部分患者遗留持续性疼痛和严重功能障碍,致残率高达30%。 跟骨骨折发生的重要形态学改变: 1、跟骨长度:(轴长和水平长):跟骨骨折后缩短 2、宽度:增加 3、高度:降低 4、Bohler's角:缩小、消失或反角 5、Gissan's角:缩小。 6、距下关节:不平整或者发生脱位。 7、跟骰关节:不平整或发生脱位。 8、腓骨长短肌腱的卡压。 9、骨轴线的内外翻:大部分发生的是内翻。 10、跟骨粗隆呈外翻位。 11、距骨倾斜角:明显缩小和消失。 12、跟距角:缩小 13、第一跖距角:缩小 14、跟距高:降低 15、骰底距:降低 16、舟底距:降低 跟骨骨折不复位可以发生的问题: 1、距下关节十/一跟骰关节的关节炎或融合。骨折涉及距下关节面或跟骰关节面,并造成关节面的不平整,可以引起距下关节或跟骰关节的骨性关节炎。严重的关节面破坏和软骨缺损,可以发生以上关节的融合。 4、踝下降接近地面伴有跟部鞋的抵触性刺激。 跟骨骨折的治疗: 早在1908年,Cotton和Wilson指出,跟骨骨折切开复位是禁忌的。Mc laughlin也有同感,比喻试图手术固定跟骨骨折为"将牛奶蛋糊陷饼钉到墙壁上"。Cotton和Wilson介绍的闭合治疗方法是,在跟骨的内侧放置沙袋和在外侧放置毡垫,锤击复位跟骨的外侧壁和再压紧骨折。尽管最初他们对这一技术是很热情的,到1920年,他们完全放弃了对急诊跟骨骨折的治疗,而转到了对跟骨骨折畸形愈合的治疗。 事实上在1931年有Bohler倡导了切开复位治疗跟骨骨折,当时非手术方法占优势的主要原因是手术治疗存在技术上的问题。麻醉不总是有效;X摄片和透视未很好的发展;抗生素不存在以及缺乏对内固定原理的充分了解。手术引起的感染、畸形愈合、不愈合和有可能需要截肢的严重并发症,使很多外科医生相信跟骨骨折应该选择非手术方法治疗。 60年代以后,随着对跟骨解剖知识的不断完善,CT等影像学的发展及内固定材料的不断更新,现已达成手术治疗疗效优于非手术治疗的共识。 1、跟骨骨折的保守治疗 非手术治疗包括早期系列活动操练和非负重约3个月。脚用穿戴靴状支具保持足位于中立屈曲位,以便防止马蹄挛缩,弹性压缩长袜或弹性绷带用于减轻水肿。这种处理维持到肿胀消除,一般低能损伤可少于一周,严重或粉碎性骨折需长达3周至多。一旦肿胀消退,去除支具开始踝关节和后足的主动和被动活动操练。非负重的操练直至骨折愈合,通常需要6-8周,如果病人能够忍受,可以提前开始负重锻练。一般在8-12周开始负重为妥。非手术方法最适用于没移位的跟骨骨折 (Sanders I型)。对有移位的跟骨关节内骨折,非手术方法难以使其恢复正常的功能,因为跟骨畸形愈合将发生。以致跟骨关节面未获得复位、跟骨仍然缩短和增宽、距骨在踝关节中仍然处于背屈、跟骨外侧壁引起撞击征和腓骨长短肌健卡压征。 功能疗法:功能疗法即对骨折本身不做任何处理,而是采用卧床休息,加压包扎,冷敷及早期活动足部关节等措施来促进功能恢复。该方法较简便,最终能得到一定的功能要求,对年龄大者较适用,但可遗留足跟加宽。Bohler’s角减小、足弓消失及足外翻畸形等。 闭合复位疗法: 通过闭合复位恢复Bohler’s角及距下关节的吻合和足跟的正常宽度,Bohler等人曾热心推崇这一方法。 1952年,Essex-Lopresti ,跟骨轴位穿针做闭合复位,撬拨复位后再用双手在跟骨体部做侧方挤压,摄片证实复位良好后将该针固定于小腿石膏管型内,4~6周后去除钢针及石膏,开始进行功能锻炼。 2、跟骨骨折的手术治疗 手术的目的:在于恢复跟骨体的长度、高度、宽度及其Bohler 角,以求达到解剖复位并予可靠的固定。 内固定物:单个螺钉或骑缝钉、“H”形钢板、“Y”型钢板 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皮缘坏死分析及对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