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道路交通意外中,创伤性髋关节骨折脱位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高能量损伤。作为一种并不普通且相对复杂的损伤,治疗起来通常较为棘手,位置深在,解剖关系及手术入路复杂,对很多骨科医师都是一种挑战。同时影响手术效果的因素也很多,如伤后与手术的间隔时间、术者的经验、骨折类型等,虽然已经有多位学者报道了良好的术后效果,但目前仍没有长期临床疗效及影像结果的研究报道。来自希腊Ioannina 大学医学院的Gregorios I. Mitsionis,, Marios 等学者对髋关节后脱位合并髋臼后壁骨折的病例进行手术治疗,并进行了长达15-23 年 (平均 18.5年) 的随访评估研究。研究结果发表在2012年3月的JOT杂志上。研究结果显示:手术治疗髋关节后脱位合并髋臼后壁骨折,长期临床转归及影像结局主要取决于良好的复位。 研究严格纳入了1983—1991年共19例髋关节后脱位合并髋臼后壁骨折的病例。具体诊治流程见图-1 患者初始影像数据采集包括:骨盆正侧位片,骨盆双侧45度斜位片(Judet位),层厚为3mm的患侧髋部CT,骨折分型采用Judet 和Letournel分型系统。手术后立即进行复位测量评级:移位≤2mm评为解剖复位,移位在2-3mm之间为复位欠佳,移位≥3mm为复位差。同时从1987年开始,所有术后患者均口服吲哚美辛预防异位骨化。 接下来,研究人员应用以下评估系统对多个指标进行了评价: (1) Brooker评分系统评估髋臼骨折术后异位骨化的程度; (2) 平片及Steinberg分级系统评估股骨头坏死; (3) 骨盆正侧位片以及Judet位片评估可能发生的髋关节骨关节炎(后期评估时使用); (4) 患者对其行走能力及疼痛程度的满意度。 统计数据结果见下表1-4: 表 1 年龄段分布 表-2 终末随访时根据复位情况进行的影像和临床结果评估 表 3 终末随访时的影像和临床结果 表-4 异位骨化的发生演变 结果发现,在长期的随访研究中,影像学结局及临床转归二者和骨折复位程度直接相关,如果复位后骨折移位≤2mm,那么患者的影像学结局及临床转归达到“较好”和“好”的比例分别高达100% 和87.50%。由此可见,髋关节后脱位合并后壁骨折其手术治疗后的长期临床转归主要取决于术中良好的复位。
在股骨头坏死方面,本研究中的19例患者,仅有一例伤后16个月时影像学检查发现股骨头坏死。在随后的随访过程中,未发现有股骨头坏死的病例。作者认为,对于髋关节脱位后股骨头坏死的随访,以24个月为期限已然足够。 Surgical Management of Posterior Hip Dislocations Associated With Posterior Wall Acetabular Fracture: A Study With a Minimum Follow-Up of 15 Years |